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管理321管理321
论目标管理:聊一聊工作的成就感来源于哪里?
2018-11-19 21:03:57【管理321】人已围观
简介今天在聊天的时候突然间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你在现在的工作中希望得到什么?工作的成就感在哪里?当时有的人说为了工资,有的回答是希望公司越来越好,有的说是希望成长和提升,也有的说是希望发展自己的事业等
今天在聊天的时候突然间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你在现在的工作中希望得到什么?工作的成就感在哪里?当时有的人说为了工资,有的回答是希望公司越来越好,有的说是希望成长和提升,也有的说是希望发展自己的事业等等,其中一个人的回答让我印象比较深刻,想要多赚钱和发展,如果没有发展赚钱多也可以,这个回答可能老板和负责人听了不是很舒服,但是这确实是大多数人的心声,要么就多赚钱,要么就赚技能和成长,当收获不到软实力的时候就需要多赚钱也可以,就像2个在一起的人一样要不就是价值观一致精神契合要不就是物质条件足够好。
当我从一个旁观者的方向来看这个问题答案的时候,发现这其实就是目标管理,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关系,企业招不同类型的人来工作的目标是为了帮助企业创造利润从而实现个人价值,这一点和个人的目标是一致的,个人工作的目标就是在公司提供的平台和机会上发挥个人价值赚钱更多的工资从而带来更高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司和个人的成就感和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努力实现各自的目标。但是为什么企业和个人会有矛盾和冲突呢?就像人为什么会怀疑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成就感呢?个人看来根源就在于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是动态的,中间会有竞争,会有失败,会有挑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会存在各种组织文化和个人价值观的主观的元素在里面,比如大多数企业都很难基业长青都无法做到永远保持快速增长,就像个人一样也很难永远都能保持积极的状态去创造高产出的工作,市场竞争中会有新人不断加入,也会有淘汰和放弃,有人成功有人失意,这个时候就会面临选择,有些人会妥协,有些人会继续坚持摸索,有些人选择了其他领域的事情,有的人选择了暂时的隐忍,也有的人在环境中找到了新的出路,这个时候每个人都会有新的成就感,或许是工作、或许是家庭、或许是健康、也有可能是等待,每一种不同的选择都是值得肯定的人生,毕竟每个人会有多种不同的归宿,你选择了什么呢?
未管人,管理学爱好者聚集地,主要分享管理学考研备考、管理学经典理论、管理前沿思想,管理学经典书籍,管理大咖演讲等知识!欢迎加微信:yehelin888交流!更多管理学资讯关注网站(http://www.yehelin.com)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27岁夫妻带1岁女儿重返大学读书?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一对27岁大二学生,带着一岁多的女儿上学,这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享受轻松美好的大学时光。这幸福的一家人真是让人羡慕。带着孩子读大学,和一群00后的弟弟妹妹们做同学。我们可能会疑惑,他们怎么能如此洒脱?不工作不上班,没有房贷车贷吗?每个月的生活费哪里来的呢?是哪里来的勇气,做出这样的选择呢?想要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他们曾经也是大学生,现在27岁,以前工作都还不错,老公是从事股学习“汤小小21天写作基础班” 心得:人生随时充满了另外一种可能!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个正在家里休产假的新手宝妈,孩子现在3个多月,一边带娃,一边学习咱们的这个课程。参加写作课程的原因,在家带娃的时间又忙又闲又无聊(有过孩子的都懂的),想要在家里转移一下带娃的焦虑,顺便学习一些技能方便对工作有帮助,另外我曾经也因为工作的原因,给某育儿公众号成功投过稿,当时2个多月时间,还赚了3000多块钱,所以这次也想系统的学习一下写作,因为我知道写作写的好是可以赚钱的。看电影《你好李焕英》有感:我的女儿也希望她健康快乐就行!
春节贺岁电影《你好李焕英》火爆全网,票房即将突破52亿,进入全球票房前100名,这部讲述母女亲情的喜剧电影,在大年初一上映当天,就凭借真实的情感感动了无数观众,更有很多人直接在电影院哭得泣不成声,取得了超高的人气和好口碑。电影《你好李焕英》是喜剧演员贾玲,首部自导自演的电影作品,她根据自己母亲的亲身经历,以及自己对母亲的真实情感创作出的这个作品。2001年贾玲的母亲,在一场车祸中意外去世,母亲的去【生活随想】一个人带娃去打预防针,我成了别人眼中的“单亲妈妈”
我是一个三个多月萌娃的宝妈,家中没有老人帮忙带娃,我成了孩子的全职看护人,娃的吃喝拉撒睡全部都是我一手负责,为了自己的孩子,苦点累点我都可以忍受。但是,在一次带孩子去打预防针的时候,看到周围人对我投来的那种异样的眼光,我一阵心酸,感觉到我似乎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单亲妈妈”。这让我感到很崩溃,一度我还偷偷哭了好久。事情是这样的,孩子3个月的时候要打预防针了,但是孩子爸爸偏偏那个月都在外地出差,家人朋友
文章评论
评论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