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管理大师 >>西方管理学家西方管理学家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 社会交换、人际互倚、归因理论创始人

2019-05-11 15:55:17【西方管理学家】人已围观

简介哈罗德·凯利哈罗德·凯利(Harold Harding Kelley,1921-2003)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归因理论的发展者。他的主要著作有《群体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个人关系》。凯利主要关

哈罗德·凯利.jpg

哈罗德·凯利

哈罗德·凯利(Harold Harding Kelley,1921-2003)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归因理论的发展者。他的主要著作有《群体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个人关系》。凯利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相互感知的过程以及小团体的内部关联,他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都有很大影响,主要集中于群体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等方面。哈罗德·凯利分别于1942年和1943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务于美国陆军,从事航空心理学计划方面的研究工作。战争结束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继续学业,1948年获得群体心理学博士学位,后留任该中心。1950年,他接受耶鲁大学助理教授一职,1953年与霍夫兰、贾尼斯共同出版了《传播与说服》,该书被誉为传播学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随后,他成为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并建立了一个社会关系研究实验室。凯利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曾获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家奖,此外,他还是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成员。

从1953 年开始,凯利和蒂鲍特(John Walter Thibaut 1917-1986)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直到1986年蒂鲍特去世,他们的合作被认为是科学合作的典范。他们共同撰写的《群体社会心理学》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之一。1961年起,凯利应聘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直至1991年退休,此间他指导了关于联合组织和人际适应的研究。他关于归因理论的论文,综合了人们怎样推断事情原因,特别是行为原因的现存理论,从而为归因理论成为20世纪70 年代主要研究领域的学科提供了基础。1978 年,凯利和蒂鲍特发表了对相互依存作进一步分析的《人际关系》一书,该书发展了社会动机的情境之源理论。他后来的著作《个人关系》总结了其有关亲密关系的研究,综合了他思想的两个主要方面:相互依存理论(互倚理论)和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哈罗德·凯利的主要著作:

《传播与说服》和贾尼斯、霍夫兰合著,1953

《群体社会心理学》,1959

《人际关系》,1978

《个人关系》,1979

学历和早期经历

他在加利福尼亚农庄长大,求学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分别于 1942 年和 1943 年获该校心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专司社会心理学专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务于美国陆军,从事航空心理学计划方面的研究工作。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学校,在 K.勒温领导的麻省理工学院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继续他的学业,1948 年获得群体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留任该中心。1950 年,他接受耶鲁大学助理教授一职,并参与了 C.霍夫兰主持的“传播与态度改变研究课题”,1953 年,他与霍夫兰、I.贾尼斯共同出版了《传播与说服》,该书被誉为传播学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

研究实验室

随后,他成为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社会关系研究实验室。

从 1953 年开始,凯利和蒂鲍特(John Walter Thibaut 1917-1986)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直到 1986 年蒂鲍特去世,他们的合作被认为是科学合作的典范。他们共同撰写的《群体社会心理学》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之一。1961 年起,凯利应聘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直至 1991 年退休,此间他指导了关于联合组织和人际适应的研究。他关于归因理论的论文(1967,1972),综合了人们怎样推断事情原因,特别是行为原因的现存理论,从而为归因理论成为 20 世纪 70 年代主要研究领域的学科提供了基础。1978 年,凯利和蒂鲍特发表了对相互依存作进一步分析的《人际关系》一书,该书发展了社会动机的情境之源理论。他后来的著作《个人关系》总结了其有关亲密关系的研究,综合了他思想的两个主要方面:相互依存理论(互倚理论)和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主要思想贡献

凯利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相互感知的过程以及小团体的内部关联,他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都有很大影响,主要集中于群体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等方面。

心理学贡献

社会交换理论

在《群体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他们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此理论的前提为:我们与他人形成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它结合了心理学增强理论以及经济学的概念,来分析人际关系以及复杂的社会组织结构。

他们强调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的交换,认为任何的人际关系,皆可藉由互动过程所获得报酬和代价的交换而得到解释。报酬包括物质性的及能满足对方心理需求的语言或非语言活动,如好的感觉、声誉、经济收益、情感满足;代价是指对方不想蒙受的损失,如时间、金钱、精力、焦虑。在人际交往互动的关系中,人们通常期待高报酬(酬赏)低代价(成本)的互动。

两个概念

他们为评估互动关系的结果矩阵,提出“与过去经验期望的比较水准”(comparison level, CL),及“与其他方案的比较水准”(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s, CLalt)这两个概念。CL 是一种标准,基于自己过去与他人合作的经验,会对新的合作关系有某一程度的期望。个人会将合作后的结果与这标准比较,若高于此标准,这段关系的吸引程度就高,相对地满意程度也随之提高。而 CLalt 亦是一种标准,代表由其他最佳方案的交换关系中得到结果的平均品质。当 CLalt 较高时,个人就会去选择其他的交换对象(因其可获得较高的结果),由此可看出 CLalt 亦代表交换双方所能接受的最低水准结果。而个人在交换后将结果水准与 CLalt 相比较,若 CLalt 较低,表示个人无法再找到更好的交换对象或者是去寻找另一个交换对象的成本太高,因此会产生参与者依赖(dependence)此交换关系的情况。换言之,结果水准与 CLalt 相比较会决定一个参与者依赖此一关系的大小。

以知识分享行为为例,交换者在选择对象交换知识时,会以对此人的预期结果和 CL 比较,若交换者发现结果大于 CL,也就是和此人交比以前的交换经验得到较佳的结果。这个人就对交换者有吸引力,反之就不会去考虑这个人。另外,双方会决定一个彼此可以接受的最佳方案水准(CLalt),如上图中 A3 - B2 的方案水准为交换者 A 可得到 6 的结果,交换者 B 可得到 5 的结果,若交换者 B 可提供越大的实际结果(大于 CLalt),则交换者 A 越会依赖此一关系,因而越愿意和他分享与交换知识。

人际互倚理论

他们在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人际互倚理论(interdependence theory,或称互赖理论),即他们认为小群体中个体之间是一种相互依附的关系。认为“关系的本质是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以及在互动中每个成员试图影响对方的行为与结果,即个体之间行为结果的相互依附”。因此,人际互倚可以定义为个体的行为结果影响着自身和他人行为的现象。

转换细目表

他们先以结果矩阵作为互倚关系的分析方法,但该方法局限于它提供的只是对某一次互倚行为的分析,为了理解互倚关系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凯利发展了另一种研究工具,既转换细目表(transition list)。

表 1:互倚行为控制中的转换细目表 结合点 选择模式 个体可能的选择 结果输出 转换到下一个结合点

[ J a1, a2, aN a1b1 +2, +2 结束 ]

[ b1, b2, bN a1b2 -2, -2 结束 ]

[ a1bN -, - J ]

[ a2b1 -2, -2 结束 ]

[ a2b2 +2, +2 结束 ]

[ a2bN -, - J ]

[ aNb1 -, - J ]

[ aNb2 -, - J ]

[ aNbN -, - J ]

转换细目表包括简单的单元成分,但是这些成分之间有不同的联合方式和结构。在表 1 中,每个个体都可以在对方的行为发生前的任何时刻做出选择或取消选择。结合点 J 描述了两个人最初的行为选择,当双方都做出了选择(a1, a2, b1 和 b2),表 1 就可以根据两人选择的联合显示出结果,那么双方在这个特殊情境中的行为就结束了。aN 和 bN 表示个体消极地选择或延迟选择的行为。如果其中一个个体或两个人在结合点的选择都是消极的,那么他们的行为就会保持在结合点。

转换细目表类似简单的计算机程序,A 和 B 通过一系列的结合点做出自己的选择,然后引起结果,导向情境的结束。这种情境结构可能会使其中一个个体在对方选择之前快速地决定采取主动,然后坚持这一主动选择,促使对方做出合作性选择。在这个细目表中表现出了双方的人格和行为趋向,如主动者积极、强大和值得信赖的特点,跟随者消极、对情境要求的敏感性特点。双方的这些特点会随着互动结果而获得增强。转换细目表还可以描绘多种多样人际互倚模式中的行为特点,如优先权(如采取主动权)、兑现承诺、威胁、双方由于互动的满足或疲劳而产生的变化、个体与急性或慢性子的冲突,以及许多其他即时现象。同时,双方行为的趋向如过分自信、信任、耐心和坚持等都可以在转换细目表中得到展现。转换细目表不仅能够描绘出两人行为的选择和结果,同时还详细描述了他们从一种互倚模式进入另一种互倚模式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

归因理论

1967 年,凯利发表了论文《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在该文中他认为归因过程是“个体对他的世界进行归因 - 目标、倾向以及内在特性的归因”,并用立方体模型来描述这种过程,被称为三维归因理论,也称为三度理论。凯利对 F.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他认为:归因乃是指个人对环境中的事件,去觉察或推论其性质或原因的过程,这过程包括当事人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推论。此种由刺激事件推论原因的心理历程,会影响个体后来的行为,可视为事件与行为间的中介历程(mediating process)。他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他提出若干归因原则:共变分析、因果关系图解、打折扣原则、扩大原则、复杂必要原因和补偿原因等。

归因因素

他认为,人们对行为的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

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知觉的对象;

行动者;

所处关系或情境,既行为产生的环境。

任何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行为信息 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特异性(distinctiveness):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

一贯性(consistency):行动者是否在其他时间和其他情境下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而持久;

一致性(consensus):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

凯利认为这三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将人的行为归因行动者、客观刺激物或情境。

归因中的错误或偏见

凯利还研究了归因中的错误或偏见。比如,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这称为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它可以解释下面这种情况:当销售人员的业绩不佳时,销售经理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下属的懒惰而不是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个体还有一种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这称为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 bias)。

个人评价

凯利对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人们的归因过程做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但是,他的三度理论也遭到了人们的批评。这些批评主要是指他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使之成为一个理想化的模式,脱离了普通人归因活动的实际。人们实际上往往得不到这个模型所要求的信息,不知道某人在以前同样场合中的行为,也难知道其他人在同样的场合中的行为,经验表明,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于所发生的事件,并不是多方观察、收集足够的信息而后进行归因,而往往是利用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某些固定的联系,根据自己的需要、期望,凭借有限的信息,对行为结果经济、迅速地做出归因,而并不象统计学家那样对信息资料进行繁琐的分析。这也就是凯利所说的单线索归因。因此,凯利后来对他的理论加以了补充和完善。他提出了因果图式说,来弥补三度理论的不足。所谓因果图式,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基本认知结构,在具体的归因过程中,这种认知结构会被特殊的事件唤醒而参与对行为的归因。后来,凯利又为他的归因理论补充了几条原则,即打折扣原则、增强原则和补偿原则。打折扣原则是指人们对于他人行为的归因,可能事先有几种假设,如果其他似乎可能的原因同时出现,那么最初假定的原因就不可全信了,需要打折扣。增强原则是指如果行为发生在有连续性的抑制原因出现的时候,那么一个可能的促进性原因的强度将被理解得更高。补偿原则是指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抑制性原因和促进性原因对于结果是互相补偿的。

未管人,管理学爱好者聚集地,经管学习资源分享平台。主要分享管理学考研备考、管理学经典理论、管理前沿思想,管理学经典书籍,推荐最新管理学书单,管理学考研精品资料,管理学考研真题,管理大咖演讲等知识!欢迎加微信:yehelin888交流!更多管理学资讯关注网站(http://www.yehelin.com)

在线交流二维码_横版二维码_2019.02.23.png

随机图文

文章评论

    评论加载中...

标签云

我的博客

  • 建站时间:2018-11-17
  • 文章统计:847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