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管理学考研考博 >>管理学考博管理学考博

读研考博没联系导师被刷?6大攻略帮你搞定导师

2019-02-19 22:53:02【管理学考博】人已围观

简介每年四五月份博士复试后,网上总是哀嚎声一片。不少同学抱怨:考前没有联系导师,复试是和导师的唯一一次交流,被刷,感觉被黑了。报考一个合适的导师的重要性,我就不再赘述。接下来直奔主题,来点干货。什么样的导

每年四五月份博士复试后,网上总是哀嚎声一片。不少同学抱怨:考前没有联系导师,复试是和导师的唯一一次交流,被刷,感觉被黑了。

报考一个合适的导师的重要性,我就不再赘述。接下来直奔主题,来点干货。

读研考博没联系导师被刷?6大攻略帮你搞定导师

什么样的导师才是好导师?

「在银行里看奥特曼下象棋」的笑话就不讲了。个人以为好的导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1. 有同行认可的学术能力:本人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过 SCI 文章;

2. 有一定的科研经费;

3. 有稳定的试验场地:不一定是科室的,但是必须有,做实验得有地儿和设备;

4. 人品:做事必须有底线:比如不会逼迫学生造假、抄袭;不拿学生的血汗做人情;

5. 把学生用得扎实的导师:能扛得住你就选,在 TA 那儿你成长得会比较快。

如何初步确定目标导师?

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选择:

1. 根据自己的目标,请硕士导师推荐相关的导师;

2.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大致的导师群体:比如未来的导师可能属于某个学会。以消化科为例:以胃肠胆胰良性疾病见长的导师多在消化学会;以肝病见长的在肝病分会;以肿瘤见长的有可能在肿瘤分会……

3. 可以在各学会的官方杂志上了解到最新的学会委员会组成,以及编委会的组成,大体可以体现学术实力;

4. 学会的年会:在这里可以听很多大博导的讲座,实地了解其科研方向。能连续多年就某一个题目做大会报告的,一般有较为明确和特色的研究方向;

5.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专业排名,对于临床的学生判断具体医院的专业实力有帮助;

6. 文献检索;

7. 通过认识的人打听。

如何获得目标导师的以上信息?

1.文章:可以上 SCI 的数据库进行作者检索,一目了然;

2. 经费:大牛导师(院士、主委、副主委、常委)肯定不缺经费;对于一般导师,可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网站检索其主持国科金的情况。在用WOS检索导师的文章时,在摘要里就有「支持基金」一栏(如下图),可以清楚地看到该通信作者的经费情况;

读研考博没联系导师被刷?6大攻略帮你搞定导师


3. 实验室:在有实验室建制的地方,其文章署名单位里一般都会有;导师的文章里找不着实验室/研究所字样的,一般没有实验室/研究所建制,但不等于没有实验室,可以通过其官方网站等渠道打听,能现场了解最好;

4. 人品:这个是最难把握的:尽可能从自己的硕导那里得到建议,还可以咨询目标导师单位的人。

如何联系导师?

通过以上几步,基本可以确定报考的导师,下一步就该联系导师了。

联系导师的方式大比拼:

1. 电话联系:简单粗暴!不过,问题在于如何确定打电话的时候导师方便接?图片信息怎么传递给导师?

2. 短信:短短 70 字,你怎么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如何保证你的短信不会被其他短信淹没?

3. 会议期间约见导师,到单位拜访导师:如果有得力的人介绍,又对自己的口才有自信,那就大胆去吧!但注意,切不可在没有征得导师的同意前强行前往,否则后果可能适得其反;

4. 电子邮件是最为稳妥、有效的联系方式:零成本、快捷、正式、联系方式容易获得;

5. 特殊的联系方式:如果举行学术会议,导师来做报告,按国内的常规,会务组负责接送。确实想和导师见面,就积极加入会务组,主动请缨去接导师——在来回机场及酒店的路上,一般至少四十分钟,可以很好地交谈。只有你们俩,没有干扰,导师无处可逃!

如何具体联系导师?

1. 联系导师的时机:任何时候都可以打听导师的情况,需要表达要报考的意思,但正式的联系应在导师所在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公布后——确定自己有资格报考、确定导师招生之后再联系最为稳妥;

2. 联系导师的方式:可以请硕导或其他老师帮忙介绍,但自己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个人以为以电子邮件联系最为稳妥;

3. 邮件的内容包括:

a. 醒目的标题:如:大学+科室+姓名+ X 年考博咨询

b. cover letter + 附件的形式

c. cover letter 里着重介绍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已有成果,表达自己读书的愿望即可,要简洁,重点突出:你是谁、你有什么能力和意愿、做过什么事情、为什么要报考该导师,这四个方面;

d. 附件包含:个人完整简历,文章附件,其它展示自己能力的附件;

4. 邮件内容的禁忌:不知所云、在邮件中向导师要考试题或者要求导师划重点。

联系后,如何判断该导师是否适合报考?

1. 如果有硕导的推荐+见面,一般会有机会,没有机会也会明确告知;

2. 不回邮件的一般不要报考,因为:

1)可能导师没有查收邮件的习惯,这个不好;

2)对招生漠不关心,即使报考成功,恐怕也很难受到重视;

3)TA 已经有中意人选,你没有机会了。但 TA 不打算在邮件中拒绝你进而留下口实;

3. 「欢迎报考」之类的通稿式回答,一般作为备选;

4. 能够谈及细节(特别是招生考试的细节)以及考取后相关事务的(如实验、就业)等的优选。

未管人,管理学爱好者聚集地,经管学习资源分享平台。主要分享管理学考研备考、管理学经典理论、管理前沿思想,管理学经典书籍,管理大咖演讲等知识!欢迎加微信:yehelin888交流!更多管理学资讯关注网站!(http://www.yehelin.com)

随机图文

文章评论

    评论加载中...

标签云

我的博客

  • 建站时间:2018-11-17
  • 文章统计:847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